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環保重點工作及貫徹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的實施意見
川府發[2012]21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5號)和《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國發[2011]42號),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突出抓好環境保護重點領域
?。ㄒ唬娏ν七M污染物總量減排。
突出減排重點領域。對造紙、印染和化工行業實行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控制,對電力行業實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對鋼鐵行業實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強化水泥、石化、煤化工等行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強化燃煤電廠脫硫脫硝,強化機動車(船)尾氣氮氧化物治理,強化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監管,強化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
加大工程減排力度。大力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十二五”期間,全省所有縣城(三州部分縣城除外)均建成生活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重點流域沿江鄉鎮和人口在3萬人以上的建制鎮基本建成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地級以上城市逐步開展污泥綜合處置。3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建設脫硝設施并取消煙氣旁路,脫硫設施達不到要求的實施增容改造。新改擴建水泥生產線應采用先進的低氮燃燒技術,對經論證不能確保氮氧化物達標排放的項目,必須同步建成配套脫硝設施。熟料生產規模2000噸/日以上的現役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氮氧化物排放未達標的,應實施脫硝改造,確保氮氧化物達標排放。
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加大小鍋爐、小熱電、小化工、小造紙、小水泥、小鋼鐵等的淘汰力度。對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國家和省安排的投資項目,嚴格控制該地區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的審批、核準和備案,對未按期淘汰的企業依法吊銷排污許可證、生產許可證。
落實減排目標責任。全省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切實履行污染減排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加強組織領導, 實施預警調控,將減排目標分解落實到下一級政府、有關部門和重點單位,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進污染減排,完善減排政策措施,加大減排財政投入,健全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省、市(州)人民政府要開展年度減排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將減排目標完成情況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目標管理和國有企業業績管理,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對未完成減排任務的地區,實行行政問責和“一票否決”。
?。ǘ┤婕訌娢廴痉乐?。
強化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嚴格實施排污申報,全面落實排污許可證制度,禁止無證排污。嚴格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強化入河排污口監管。繼續實施重點污染企業掛牌整治,對逾期未完成整治任務的企業依法實施停產治理或關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進一步完善循環經濟示范推廣體系,篩選培育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園區和地區。堅持在農業、工業、建筑、商貿服務等領域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以造紙、印染紡織、食品釀造、醫藥、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為重點,制定行業“十二五”清潔生產審核計劃。在各類開發區和工業集中區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推行重點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與非重點企業自愿審核,加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力度,以“雙超雙有”企業和涉重金屬企業為主,依法依規發布清潔生產強制性審核企業名錄,定期開展審核。推進污染企業環境績效評估,嚴格上市企業環保核查和后督查。加強工業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盡量就近、就地處置和綜合利用。建立健全工業園區水污染物處置與管控體系,在水污染嚴重或水環境容量小的區域,著力提高廢水排放量1萬噸/日以上的園區及直排水體的企業穩定達標排放率,根據總量減排工作需要,逐步提高排放標準。實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在城區及其近郊禁止新建和擴建鋼鐵、有色金屬、石化、水泥、化工等重污染企業及除“上大壓小”、資源綜合利用和熱電聯產以外的燃煤火電廠。以電力、冶金、建材、燃煤鍋爐為重點,加強工藝過程除塵設施建設,推進燃煤電廠、水泥廠除塵設施改造,鋼鐵行業現役燒結(球團)設備要全部采用高效除塵器。加強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有毒廢氣控制,鼓勵使用水性、低毒或低揮發性有機溶劑,推進精細化工行業有機廢氣污染治理,加強有機廢氣回收利用。
加強城市污染綜合治理。繼續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穩步推進環保模范城市創建活動。強化城市餐飲油煙、惡臭、噪聲污染治理,加強施工工地、渣土運輸及道路揚塵控制,對問題集中區域進行專項整治。加強城市(鎮)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完善垃圾處理廠滲濾液處理設施。支持有條件的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全面推行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實施國家第四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加強城市機動車污染監測,開展環保定期檢驗,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加強機動車環保生產一致性監督管理,禁止不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生產、銷售和注冊登記。到2015年,省控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年均濃度值達到二級標準以上的城市比例達到90%。
加強重點流域污染控制。按照水功能區水質管理目標,從嚴核定水域環境容量,嚴格控制入河湖排污總量,制定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方案。岷江流域重點抓好成都、眉山段水環境整治;沱江流域突出德陽、成都污染控制,強化石化園區污染深度治理;嘉陵江、涪江、渠江、金沙江、雅礱江等水質良好的水域實施水質維護,強化出川斷面區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優化流域產業布局,在生態環境敏感的干支流源頭、水源涵養區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禁止開發或限制開發區域,嚴格控制布局新建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和環境隱患突出的產業。依法禁止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地區,對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責令拆除或關閉。推進流域監控預警平臺建設,強化水質監測和風險防控。到2015年,全省五大水系國控、省控斷面優于Ⅲ類水質的比例達到70%,劣Ⅴ類水質的比例不超過6.5%。
加強重點小流域和湖庫污染綜合治理。以釜溪河、威遠河等不達標小流域為整治重點,加強流域生活污染、工業污染、農村面源污染和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合理劃定畜禽禁養區,開展枯水期流域排污總量控制試點。以邛海、升鐘水庫、長葫水庫、黑龍灘水庫、紫坪鋪水庫、瀘沽湖為重點,推進全省大中型水庫水質保護,加強供水人口集中的湖庫污染綜合治理。
?。ㄈ┘涌焱七M農村環境保護。
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深化“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政策,逐步擴大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范圍,集中治理存在突出環境問題的集鎮和村莊。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鼓勵城市周邊村鎮污水納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網統一處理。加強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按照“村收集、鄉(鎮)運輸、縣處理”的模式,建立完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機制。支持有條件的農村住戶實施“兩池六改”(建沼氣池、生活污水處理利用池,改房、改廚、改廁、改路、改水、改環境),推進生態家園建設。加大農村地區工礦企業污染防治力度,防止污染向農村轉移。
強化規?;笄蒺B殖污染治理。以規?;笄蒺B殖場和養殖小區為重點,嚴格執行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積極推進養殖小區、散養密集區污染物統一收集、治理,推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廣水產生態養殖模式和清潔生產技術,控制網箱養魚,禁止施肥養魚。到2015年,80%以上規?;笄蒺B殖場配套建設固體廢物和廢水貯存處理設施。
加強面源污染防治。繼續開展土壤環境調查,加強重點區域尤其是基本農田、重要農產品產地和“菜籃子”基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風險評估。抓好污染土壤治理修復研究和試點示范,工業企業廢棄場地再開發利用的,應進行環境風險評估和治理修復。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科學施用化肥、農藥,合理使用農膜,開展農膜及農業廢棄包裝物回收利用。推進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禁止露天焚燒秸稈等農作物廢棄物。
(四)切實加強生態保護。
大力推進生態省建設。按照《四川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第二階段目標任務要求,繼續開展生態市、生態縣、生態鄉鎮、生態村等生態示范創建活動,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到2015年,建成10—15個國家級生態縣、40—60個省級生態縣,建成一批生態細胞示范工程,努力提升全省生態文明水平。
加強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以秦巴山區、若爾蓋、三江源、川滇干熱河谷、橫斷山、岷山—邛崍山等國家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生態保育和恢復。實施《青藏高原區域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規劃(2011—2030年)》,積極推進川西北地區草原保護和建設,加強“三化”草地治理,開展草原沙化治理生態經濟新模式研究探索,加大退牧還草、退耕還草力度,初步遏制草地生態系統惡化趨勢。加強濕地保護,逐步恢復濕地生態功能,保護濕地特有珍稀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實施若爾蓋濕地修復工程,嚴禁無序開采泥炭資源。在金沙江、岷江、沱江、雅礱江、大渡河等主要河流建設沿江生態防護林帶,恢復和強化重要河流“生態廊道”功能,讓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態系統休養生息。
加強自然保護區綜合管理。大力實施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達標建設工程,“十二五”期間,40%以上的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能力達到省級規范化建設標準,60%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能力基本達到國家規范化建設標準。實施岷山、秦嶺區域相連保護區的升級、擴大或合并,加強大熊貓棲息地恢復及走廊帶建設。加大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開發建設和違規采礦等活動的查處力度。
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組織實施《四川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20年)》,建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預警體系,開展生態系統狀況評估。推動建立珍稀瀕危及四川省特有野生動植物保護小區,有效保護棲息地,對瀕危國家級重點保護動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到2015年,95%以上的國家及省級重點野生保護動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
加強礦產、水電、旅游資源開發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的生態保護。科學劃分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功能區,嚴格執行礦產資源開發的環境準入條件,全面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開展歷史遺留礦山環境治理與恢復。健全水能資源開發綜合決策機制,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有序開發水能資源,嚴格環境準入條件,實施流域生態調度,推行水電項目環境影響后評估制度,提高生態保護和恢復建設標準。完善旅游區環境基礎設施,加強旅游區生態環境監管。加強汶川地震災區生態修復和保護力度。
(五)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大力推進規劃環評。健全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機制,凡依法應當開展環評的規劃,規劃環評是項目環評受理的前置條件。凡已經通過環評的規劃,其包含的建設項目環評內容可適當簡化。
強化建設項目環評。凡依法應當進行環評的建設項目,必須開展環評,并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作為新改擴建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凡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設項目,項目所在地區必須削減一定比例的同類污染物,并納入年度減排計劃。建立健全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體系,風險不可控的項目、風險應急體系不完備的項目一律從嚴審批;無環境容量和超總量指標的地區建設項目一律從嚴審批;高排放、高污染項目一律從嚴審批;對發生重特大污染事故、環境風險隱患突出、污水垃圾等環保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環評管理及“三同時”環保竣工驗收違法嚴重的地區,其建設項目一律從嚴審批。
強化建設項目過程監管和環保驗收。對環評文件未經批準即擅自開工建設、建設過程中擅自作出重大變更、未經環保驗收即擅自投產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追究相關部門、企業和人員的責任。對涉及環境敏感區、環境風險高、污染較重、施工期環境影響較大的建設項目開展環境監理試點,將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報告作為環保部門進行試生產審查和竣工環保驗收的重要依據之一。加強對環境監理單位的監督考核,強化環境監理單位及從業人員資質管理。
?。┐罅Πl展環保產業。
加強環保產業發展引導和規范。出臺全省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環保產業技術信息平臺,擴大環保產業市場需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一批環保產業管理制度,規范環保產業市場。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多渠道建立環保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鼓勵符合條件的節能環保企業上市融資。
不斷壯大環保產業。把擴大內需與發展環保產業有機結合,加快發展環保設備和環保產品制造業,大力發展環境服務業,不斷壯大資源綜合利用業,積極培育生態修復產業。抓緊培育一批環保骨干企業,打造一批環保名牌產品,建設一批環保產業園區,形成成都、綿陽、自貢三個環保產業發展核心區域,輻射帶動德陽、資陽、樂山、宜賓、瀘州、內江、攀枝花等地環保產業發展。加快環??萍汲晒D化,實施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產業化示范工程。積極發展環保設施社會化運營、環境咨詢、環境監理、工程技術設計、認證評估等環境服務業,鼓勵使用環境標志、環保認證和綠色印刷產品。開展環境保護設施行政代執行試點。
二、著力加強環境風險防控
?。ㄆ撸娀h境風險全過程管理。
完善環境應急管理體系。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調、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應急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環境應急管理指揮平臺和處理機制,配備指揮裝備、應急車輛、取證和防護等設備,加強環境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強化環境應急技術支撐和處置救援隊伍建設,定期組織流域、區域環境應急培訓和演練,提高區域聯防聯控水平。在老少邊窮地區、重點流域、重點區域建設流動環境應急預警監測系統,提高省級環境污染與化學毒物偵測、鑒別技術水平。
加強重點環境風險源和環境敏感點調查評估。對化工企業、重金屬行業、工業園區和尾礦庫等重大環境風險源進行排查,建立環境風險源分類檔案、信息數據庫和應急專家庫。將環境風險納入環境功能區劃、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等環境管理體系。
(八)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
認真組織實施重金屬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調整優化涉重金屬企業布局,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嚴格落實衛生防護距離,禁止在重點防控區域新改擴建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的項目,在人口聚居區和飲水、食品安全保障區堅決禁止新上涉重金屬項目。積極淘汰涉重金屬企業落后產能,堅持新增產能與淘汰產能“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原則。開展農產品產地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建立農產品產地分級管理制度,提升農產品安全保障水平。到2015年,國家重點防控區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降低15%,省級重點防控區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降低5%,非重點防控區主要重金屬污染物實現零增長。
加強重金屬環境監管。將涉重金屬企業納入重點污染源進行管理。加強對有色金屬礦(含伴生礦)采選冶煉業、含鉛蓄電池業、皮革及其制品業以及電鍍行業等的風險排查,強化涉汞、鎘、鉻、鉛、砷等重金屬風險源的監管,對重金屬污染重點防控地區、行業和企業進行集中治理,對造成污染的涉重金屬企業加大處罰力度,采取限期整治措施,仍然達不到要求的,依法關停取締。建設省級重金屬污染防控重點實驗室,強化重金屬排放企業監督性監測。積極妥善處理涉重金屬污染歷史遺留問題。
(九)嚴格化學品環境管理。
建立健全化學品全過程環境管理制度。落實化學品環境污染責任終身追究制和全過程行政問責制,對化學品項目布局進行環境風險評估,把環境風險評估作為危險化學品項目評估的重要內容,提高化學品生產的環境準入條件和建設標準,嚴格控制高污染、高風險化學品企業生產規模,科學確定并落實化學品建設項目環境安全防護距離。對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環境隱患排查,對江河湖泊沿岸化工企業進行綜合整治,強化安全保障措施。落實化學品環境管理登記制度,依法淘汰高毒、難降解、高環境危害的化學品,限制生產和使用高環境風險化學品。嚴格落實化工園區環境管理制度。
加強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排放重點行業監督管理。削減、控制和無害化處置現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控制重點行業和地區二噁英排放,“十二五”期間全省二噁英排放強度降低10%。推動環境公約增列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類物質的淘汰、削減和控制。
?。ㄊ┘訌娢kU廢物污染防治。
強化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嚴格落實危險廢物申報登記、轉移聯單和經營許可證制度,加強對危險廢物貯存、運輸、處置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的環境監管,嚴懲危險廢物非法傾倒、轉移行為,鼓勵企業開展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規范危險廢物處置收費行為,建立危險廢物應急處置專項資金。
推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完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補貼和監督管理機制,建設廢舊物品回收體系和集中加工處理園區。到2015年,廢舊電子電器、廢舊汽車規范化處置率達到70%。
加強醫療廢物和其他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成都、攀枝花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完善市(州)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和制度。到2015年,全省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基本得到安全處置。
?。ㄊ唬娀伺c輻射安全監管。
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建設。逐步健全省、市(州)及重點縣核與輻射環境監管體系,建立省級核與輻射應急協調指揮系統和市(州)及重點縣核與輻射應急監測調度平臺,定期開展核與輻射安全應急演練。加強核與輻射環境監測能力和省輻射環境監測中心站建設,在核設施所在地及攀西、川東、川南地區建設區域性重點監測站,建設全省輻射環境監測網。完善核與輻射安全審評方法,推動市(州)輻射環境監測資質認證。
嚴格核與輻射環境管理。加強對高危放射源、稀土礦冶及稀土加工生產、大型電磁輻射設施和移動通信基站等的環境管理。強化核與輻射環境執法監督,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輻射工作單位和電磁輻射項目限期治理。認真執行《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2號),加強放射性廢物、退役放射源收貯及放射性物品運輸監管,推進廢舊金屬回收熔煉企業監督管理和放射性水平監測。加強四川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安全運行管理。協助做好境內核設施運行及核設施退役的監督管理。開展典型區域電磁環境背景調查、重點電磁輻射污染源普查和區域電磁環境質量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研究,建立電磁環境管理數據庫。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區域電磁環境質量評價試點。加強電磁輻射科普宣傳,妥善處理電磁輻射糾紛和投訴。
?。ㄊ┘訌婏嬘盟幢Wo。
認真執行《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落實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管理制度,優化、調整和科學劃定城鄉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實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整治、恢復和建設工程,推進水功能區、水庫、水利工程渠系水資源保護工程,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到2015年,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大于90%,地下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大于80%。
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險評估機制。實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年度評估,開展水質例行監測和全分析,地級以上城市及服務人口在10萬人以上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水質全分析。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應急預案和環境應急體系,提高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預警能力和突發事件應急能力。探索建立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促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其他地區協調發展。
三、努力提高環保監管能力
?。ㄊ┲μ嵘h境監測能力。
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將監測業務用房建設和技術人員配備作為監測能力建設的重點,到2015年,市、縣兩級環境監測機構標準化達標比例分別達到80%、60%。新建改建一批空氣和水質自動監測站(點),全面實施環境質量監測網絡、重金屬監測網絡和“天地一體化”生態監測網絡建設,逐步擴大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城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和農村地區的監測范圍,增加監測項目和點位。大力推進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完善全省環境監測網絡體系。
加強環境監測信息發布。認真執行國家新修訂的環境質量標準,落實環境監測信息發布制度。成都市2012年啟動細顆粒物(PM2.5 )、臭氧和一氧化碳的監測,自貢、攀枝花、瀘州、德陽、綿陽、南充、宜賓7個全國環保重點城市2013年開展相應監測,全省其他地級城市2015年開展相應監測,并向社會發布信息。
?。ㄊ模┲μ嵘h境監察能力。
強化環境監察能力建設。按照環境監察標準化建設要求,著力推進基層環境監察業務用房建設,建設環境移動執法系統和污染源在線監控中心,加大對甘孜、阿壩、涼山、廣元、廣安、達州、巴中等老少邊窮地區扶持力度。到2015年,省級和成都市環境監察能力建設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其他市(州)環境監察能力建設達到二級以上標準,擴權縣(市)達到二級標準,其他縣(市、區)達到三級以上標準。
加強環保日常監管和執法檢查。繼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持續開展環境安全監察,消除環境安全隱患。建立建設項目全過程監管和農村及生態環境監察制度。深化流域、區域、行業限批和掛牌督辦等督查制度。開展環境法律法規執行和環境問題整改后督察,健全重大環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環保舉報制度,深化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全面推行污染源在線監控,監控設施由環保部門直接管理或委托第三方管理。
(十五)著力提升環境信息統計能力。
推進環境信息機構標準化建設。加強環境監測、環境監察、污染控制、總量減排、生態保護、環評審批、應急指揮等核心領域信息化建設,構建“數字環保”體系。建設省級環境信息資源平臺,推動省、市、縣環境信息資源共享。加強省、市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實現全省聯網。推進環保電子政務和信息安全體系建設,提高環保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
加強環境統計能力建設。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環境統計工作,加大財政投入,加強環境統計信息化建設和基礎環境統計能力建設,全面提升環境統計數據質量,使環境統計逐步成為節能減排等環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撐。
?。ㄊ┲μ嵘h境科技支撐能力。
強化環境科研和成果轉化。在飲用水安全、重點流域污染防治、大氣聯防聯控、PM2.5源解析和控制、煙氣脫硫脫硝、重金屬和危險化學品污染控制、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領域大力開展基礎調查、技術研發和試點示范。積極推動環境技術管理、技術創新、技術評價與推廣應用三大體系建設,進一步開展環境技術、產品設備和工藝評價與示范推廣,發布鼓勵發展的、有影響力的環保技術產品設備目錄和環保工程目錄。積極推動開展環保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野外生態觀測研究站建設。加快四川大氣和水污染物地方排放標準修訂,積極開展地方環境技術規范、標準制訂。
四、完善環保工作機制
?。ㄊ撸┙⑼晟骗h境保護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
健全環保管理體制。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對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積極探索完善城鄉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政府負責、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有關部門協調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管理體系。結合地方政府機構改革,探索實行設區城市環境保護派出機構監管模式,完善基層環境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強鄉鎮環境保護工作力量,明確相應的機構和人員負責相關工作。積極推進固體廢物和機動車污染防治監管機構隊伍建設。完善環境保護綜合決策機制。制定出臺一批加強環境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把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環境容量、環境功能區劃和環境風險評估等作為區域和產業發展的決策依據。加強環保隊伍執法管理,統一環境執法標識,健全環境執法程序,規范環保行政執法行為。
?。ㄊ耍┞鋵嵀h境保護目標責任。
環境保護實行統一監管、分工負責,全省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環境質量和環境安全負總責。2013年、2015年分別對市(州)執行環保規劃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評估考核。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指標考核體系,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實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對不認真執行環保政策法規、未完成環保目標任務或對發生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負有責任的地方政府領導進行約談,情節嚴重的追究相關責任。
(十九)實施環境經濟政策。
實施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財政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將環境保護經費列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并根據財力水平和工作實際逐步增加。適時增加環境保護能力建設經費安排,大力支持公共環境監管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維護。各級征收的排污費重點用于污染防治和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建立政府引導、企業和社會共同投入的多元化環境保護投入機制。
實施有利于環境管理的經濟政策。完善脫硫電價,試行脫硝電價,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實行差別電價,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余熱發電和垃圾焚燒發電給予優先上網等支持。全面落實生活污水、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收費標準堅持保本微利原則,污水、垃圾處理費用不足部分由各級政府適當補貼。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實行特許經營,對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的用地、用電、設備折舊等給予政策扶持和稅收優惠。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發展排污權交易市場。健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逐步擴大試點范圍。完善排污收費制度,嚴格排污費征收管理。建立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制度。建立銀行綠色評級制度,推行綠色信貸,加大對符合環保要求和信貸原則的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支持。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逐步實施能源資源開發、水電開發和飲用水水源保護等的生態補償。落實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點流域跨界斷面水質超標資金扣繳制度。逐步推行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準備金制度。
?。ǘ┘訌姯h保宣傳教育與合作。
開展全民環境教育行動。加大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全民環保意識,推動環保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培育壯大環保志愿者隊伍,鼓勵和引導公眾及環保社會組織有序開展環?;顒?。落實環保信息公開制度、公眾參與制度、環保監督員制度。加強新聞輿論宣傳,充分發揮新聞工作者、文藝工作者的作用,大力弘揚環境文化,監督曝光環境違法行為,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環保對外交流與合作,認真履行環保國際公約。
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加強協調配合,明確責任分工,認真落實本實施意見。環境保護廳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實施意見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重大情況向省政府報告。
四川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