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代城市的血脈,地下綜合管廊正在我國如火如荼地建設,各省的建設規劃也相繼出臺。不過現在最棘手的資金問題出現了。據了解,我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尚存在萬億的投資缺口。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我國城市僅供水、排水、燃氣、供熱4類市政地下管線長度已超過148萬公里。如果按照綜合管廊的設計模式,將這幾種管道設計為一體,建設管廊長度約為37萬公里左右,在不計算拆遷等成本的情況下,所需資金就將近4萬億元。
而按照財政部公布的數據,中央財政計劃三年內投入102億元以上引導地方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試點,拉動社會資本投資約176億元,地方政府投資70億元。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當前地方財政普遍面臨較大的支出壓力,而真正參與地下管廊建設的民營企業卻不多。
面對巨大的投資缺口,各地采取了多種方式,包括制定統一的政策法規、形成合理收費機制、推廣PPP模式吸引民間資本加入等,然而收效并不明顯。對此,專家普遍認為,吸引民資能否成行,關鍵還在于保證管線入廊和繳納入廊費,以及通過一定的財政補貼建立合理費用分擔機制,實現社會資本投入后的合理收益。
上述專家表示,能否獲得持續、穩定、足額的經營收入是金融機構向綜合管廊項目提供融資的重要考察要求。明確有償使用方式,形成合理收費機制,提高管線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將大大增加管廊項目獲得融資的機會。
|